大连志衡计量器具有限公​​
Dalian Zhiheng Measuring Instrument Co., Ltd
当前位置:
《国庆:家国同辉,共庆盛世》
来源: | 作者:jewelry-60 | 发布时间: 2024-10-01 | 71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国庆溯源

国庆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,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。1949年10月9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。许广平委员发言,代表马叙伦提议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,这个提议得到了林伯渠委员的附议。
马叙伦之所以提出把10月1日作为国庆日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其一,10月1日当天,举行了开国大典,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,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,开启了新的时代。其二,按照中国干支历法,10月1日是甲子日。古人认为,甲子为干支之始,相当于事之起始,事之确立之时。
会议通过了马叙伦的建议案,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。中央人民政府认为这个建议符合历史实际、代表人民意志,决定加以采纳。1949年12月2日,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》,宣告自1950年起,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。
从此,10月1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。国庆节不仅是一个纪念日,更是国家的象征,承载着反映国家、民族凝聚力的功能。通过国庆活动,展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成果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。

国庆变迁

(一)庆祝方式演变

新中国成立初期,国庆庆祝活动规模宏大。从 1950 年到 1959 年,每年的国庆盛典上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,北京和各大城市都会举行阅兵式和民众集会游行。1950 年国庆阅兵在朝鲜战争严峻形势下举行,国庆阅兵后的第 19 天,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跨过鸭绿江,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在这一时期,检阅军队的领导也有所不同,1950 - 1953 年是解放军总司令朱德,1954 年 - 1958 年是国防部长彭德怀,1959 年是新任国防部长林彪。

然而,1960 年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“本着厉行节约、勤俭建国的方针”,暂停了国庆典礼制度,改为“五年一小庆,十年一大庆”。此后,国庆庆祝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变化。1971 年至 1983 年,每年的 10 月 1 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,未进行群众游行。1984 年,国庆 35 周年,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。在此后的十几年间,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,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。1999 年 10 月 1 日,国庆 50 周年,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。2009 年国庆 60 周年、2019 年国庆 70 周年也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。

(二)文化内涵丰富

国庆作为文化载体,衍生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。国庆黄金周自 1999 年修订发布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后形成,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,在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商业、娱乐、游览等众多产业方面呈现出较强的带动作用。国庆档电影也备受瞩目,今年国庆档共有 10 部新片定档,涵盖剧情、战争、犯罪、动作、歌舞、喜剧等多元类型。如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将聚焦志愿军第 63 军,重点呈现抗美援朝的关键一战——铁原阻击战;《749 局》以虚构的形式,首次将超自然事件作为展现对象;《出入平安》聚焦生死议题和复杂人性等。国庆纪念章也记录着新中国的历史进程,从开国大典纪念章到如今的各类国庆纪念章,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、文献意义和较高的艺术价值、收藏价值。此外,国庆邮票也是国庆文化的一部分,以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,展现国家的发展和成就,强化国人的文化自信。

国庆意义

(一)铭记历史
国庆是对历史的庄严铭记。回顾往昔,新中国的成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。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到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,无数先烈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,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,他们前赴后继,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。国庆让我们时刻牢记这段艰辛历程,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。通过国庆活动,我们可以参观历史纪念馆、革命遗址等,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树立正确的历史观,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。

(二)展示国家形象

国庆庆典活动以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明大国、东方大国、负责任大国、社会主义大国形象。盛大的国庆阅兵,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防实力,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。国庆期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,以生动鲜活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,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、繁荣发展和伟大成就,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。同时,国庆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、旅游活动等,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,树立正确的国家观。

(三)铸牢民族观

国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国庆期间,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,增强文化认同,涵养民族精神。例如,禄劝开展“享中秋、庆国庆”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,通过举办孔子文化节、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等,营造浓厚民族团结进步氛围。昆明市开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度中秋国庆佳节”活动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增强各族群众“五个认同”。国庆让各族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,增进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。

(四)传承文化观

国庆庆典活动将中华文化精神具象化,增强文化自信,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。国庆期间,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精彩纷呈。如中秋国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在赏月活动中利用现代科技让更多人感受月亮之美,在国庆阅兵仪式中应用现代科技增添新亮点。同时,各地举办的文艺演出、民俗活动等,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国庆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。


在这个喜庆的国庆佳节,祝福语如同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人们心中对祖国和亲朋好友的热爱与祝福。

“神州奋起,国家繁荣;山河壮丽,岁月峥嵘;江山不老,祖国常春!值此国庆佳节,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,也愿好运、健康伴你一生!”“国庆国庆,普天同庆。喜气喜气,增添福气。娱乐娱乐,天天快乐。问候问候,为你守候。祝福祝福,添财添福!愿祖国繁荣富强!”
“千秋华夏,壮丽河山,落日余晖,璀璨星河。普天同庆的日子里,送出最真的祝福,祝祖国繁荣昌盛,祝朋友事业有成,祝父母身体健康,祝爱人永远开心,祝所有人幸福平安。”